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忐忐忑忑的意思
tǎntǎn

忐忐忑忑



成语拼音 tǎn tǎn tè tè

成语注音 ㄊㄢˇ ㄊㄢˇ ㄊㄜˋ ㄊㄜˋ

成语简拼 TTTT

成语解释 心神不安,胆怯。
同“忑忑忐忐”。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语谩支吾,当初当也波初,俺也拚的厮挺触。”

成语造句 我是胆小鬼,但也是个急性子,见抓着浮板游这么慢,就扔下浮板,让在一旁保护着我,忐忐忑忑地游了一段路,觉得这样真的很轻松。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心里纠结形容胆怯形容很难做决定形容心情很纠结形容内心很复杂纠结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形容内心很纠结形容很难决定形容内心挣扎纠结形容内心很多想法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忐忐忑忑造句

  • 1、我是胆小鬼,但也是个急性子,见抓着浮板游这么慢,就扔下浮板,让在一旁保护着我,忐忐忑忑地游了一段路,觉得这样真的很轻松。
  • 2、我忐忐忑忑地来到钢琴旁,腿一软坐在了钢琴凳上,双手直冒冷汗。我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同学们,一双双犀利的眼睛盯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的头顶直冒冷汗。
  • 3、我心想:这是什么爸爸啊,都不帮我,眼看爸爸就要落下自己一百米了,我生怕和他走散,于是忐忐忑忑地迈出了第一步,接着迈出了第二步,第三步爸爸回头一看,发现我自己开始走了,于是他往回来到对岸等我。
  • 4、与其在煎熬中,忐忐忑忑的学习,不如勇敢地面对学习,让学习充满乐趣!
  • 5、就像一条条道路一样,刚开始是高低不平,走起来忐忐忑忑的土路,接着变成通畅的水泥路,又变成光滑的高速公路,一点一点的在变化。
  • 6、今日去老师家,走在干枝的枫叶上,一步一声碎响,心里像是被飙风吹里一整夜,干净得没有一丝云,空空荡荡,忐忐忑忑
  • 7、与其以你那颗忐忐忑忑的心去寻找美好,还不如用满腹的诗书去粉刷世界!与其职守着你那颗脆弱的信念,还不如微笑对待接下来的学习!只要以一颗疑问的心对待学习,你会发现它的无限趣味。
  • 8、我一见你就笑,二话不说喜欢上你;对你绝不会三心二意,偷偷想四世同堂在一起;你的五官那么让我着迷,看我一眼我都会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忐忐忑忑够不着地;天长地久真情真意,十全十。
  • 9、我高兴地走进办公室,班主任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把成绩单摔在桌子上,我紧张起来,忐忐忑忑的伸出手拿成绩单,我迅速的找到了自己,顿时,我仿佛遇到了晴天霹雳:这是我考的吗?生物这是怎么回事?我不相信啊!
  • 10、我要在这美好的早晨开启一项自行车之旅,这是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挑战,而如今,我就要去应战,心里不禁胆战心惊。我不是怕撞到旁边的行人,就是怕自己摔一跤,就这样一边担心,一边忐忐忑忑地骑着自行车。
  • 11、啊,轮到我们组了,我们组的人一个一个的登上讲台背课文,一个,两个,三个我一边数着上去的人数,一边想着课文的内容,终于轮到我了,我忐忐忑忑地走上了讲台,望着下面的同学,忽然我紧张了起来。
  • 12、我和同伴们紧紧握着手,忐忐忑忑的一步一步向前缓缓移动,这速度真和蜗牛有一拼!我们大约花了10钟走完第一圈,一个个说全身直冒冷汗,连手掌心都湿了。
  • 13、牵牛花在扯榆树皮,白肚皮的小青蛙翻过了身,不知哪来的小西瓜探头探脑的,白鸽扭扭捏捏地来了,麻雀忐忐忑忑地来了,小燕子一瘸一拐地来了,老师也兴高采烈地来了捏泥巴比赛开始了。
  • 14、我一见你就笑,二话不说喜欢上你;对你绝不会三心二意,偷偷想四世同堂在一起;你的五官那么让我着迷,看我一眼我都会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忐忐忑忑够不着地;天长地久真情真意,十全十美一生爱你!
  • 15、当夏易一行忐忐忑忑抵达羌族领地时却得到羌人热情的款待,羌人首领们迫不及待的献上前任镇抚使遗落下的部落名册。
  • 16、这路上我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在情窦初开与人相爱,在活泼明朗跃于田野,在放荡不羁,却又忐忐忑忑的青春中经历着他们的故事。
  • 17、所有比赛项目结束后,就是我一直担心的接力赛了!抱着心里的负担,我忐忐忑忑的走上了草地,我们是第二棒的我是第2棒的第三个,也就是说第三组。
  • 18、老师首先问我们谁想报名参加班干部竞选,我心里忐忐忑忑地,想鼓起勇气与老师说明却总是找不到那股勇气,我扫了扫周围的同学们,本以为他们会有人带头报名,可是他们却都面面相觑,生怕老师点到自己。
  • 19、小时候,总是忐忐忑忑从家里偷出一把筷子去跟小伙伴玩耍,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在自己家拿,听说他们的父亲母亲会打人。
  • 20、雨滴从天而降,落在屋瓦上,落在树叶上,落在沥青路上,落在窗檐的塑料棚上,滴滴哒哒,忐忐忑忑。这来自天际的跫音,仿佛胜却一切单曲循环的歌,勾起人无尽的遐想。
忐忐忑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