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寸,寸,腕下“寸口”部位。点明肘所在的范围。本义: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同本义
英 elbow
引 肘,臂节也。 —— 《说文》
(2) 肘者,肱与臂相接处
引 反诎之,及肘。 —— 《礼记·深衣》。注:“肘或为腕。”
引 俄而柳生其左肘。 —— 《庄子·至乐》
引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 《左传》
例 肘膊(手臂。比喻得力的助手);肘弯(肘关节部位);肘翼(胳膊肘和羽翼,比喻切近之地);肘臂(臂膀。比喻亲信;爪牙);肘腕(肘关节向里凹下去的地方);肘行(以肘前行,表示畏服);肘行膝步(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动词〉
(1) 用肘触人示意;拉住肘部
英 hold sb. back by the elbow; hinder
引 柴俯不对,女肘之, 柴始强颜笑。 —— 《聊斋志异》
例 肘掣(拉住胳膊。比喻牵制或留难);肘足(以肘触肘,以足蹑足。比喻暗中示意,互结其谋)
康熙字典

卷别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康熙筆画9画 部外 3画
《唐韻》、《集韻》:陟柳切;《韻會》:陟肘切;《正韻》:止酉切,音帚。《說文》:臂節也。从
、从寸。寸,手寸口也。〔徐曰〕寸口,手腕動脈處也。《詩・小雅》如矢斯棘〔箋〕:如人挾弓矢,戟其肘。《禮・玉藻》:袂可以回肘。又,〈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左傳・成二年》: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又,《釋名》:肘,注也──可隱注也。
又,《正字通》:爲人捉其肘而留之,亦曰肘。《後漢・孔融傳》:欲命駕,數數被肘。杜甫〈遭田家泥飮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彊弩將軍王圍肘法》五卷。《抱朴子・地眞卷》:崔文子《肘後經〉。
又,《韻會》:一曰一肘二尺,一曰一尺五寸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
《集韻》或作䏔,通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别卷四下 位置第130頁,第20字
反切陟柳切
臂節也。从
从寸。寸,手寸口也。
《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又(手形),而以一曲筆勾勒出肘部所在。」
说文解字注
臂節也。
厷與臂之節曰肘。股與脛之節曰厀。《卪部》曰:厀,脛頭卪也。其文法同也。肘,今江蘇俗語曰手臂掙注是也。《深衣》曰:胳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注云:肘當臂中爲節。臂骨上下各尺二寸。按上謂厷。下謂臂也。
从肉寸。
陟桺切。三部。
寸,
逗。
手寸口。
說從寸之意。謂從寸口至此爲一節也。此一節之中曰掔。
肘的字谜
谜底:肘
解析:“减肥之后”扣“月”,“十分”扣“寸”,合成“肘”。
肘字组词
肘字开头组词
- zhǒu yè肘腋
- zhǒu zǐ肘子
- zhǒu bì肘臂
- zhǒu yā肘押
- zhǒu wō肘窝
- zhǒu yì肘翼
- zhǒu hòu肘后
- zhǒu wān肘弯
- zhǒu zú肘足
- zhǒu chè肘掣
肘字中间组词
- gē bó zhǒu zǐ胳膊肘子
- huò shēng zhǒu yè祸生肘腋
- biàn shēng zhǒu yè变生肘腋
- shì shēng zhǒu yè事生肘腋
- qiān yī zhǒu jiàn牵衣肘见
- chè jīn zhǒu xiàn掣襟肘见
- zhuō jīn zhǒu jiàn捉衿肘见
- zhǒng jué zhǒu xiàn踵决肘见
- zhuō jīn zhǒu xiàn捉襟肘见
- xī xíng zhǒu bù膝行肘步